掩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生存概率和战术发挥。根据地图资源分布和地形特点,优先选择带有天然屏障或建筑结构的区域降落,能够显著提升前期发育效率和战斗容错率。树木、岩石、建筑物是最基础的掩体类型,其中假车库、双层楼等建筑因具备制高点和多出口特性,成为攻守兼备的首选。雪地地图中,密集的杉木林和凸起的冰岩地形可提供隐蔽性,而沙漠地图的废弃车辆和断墙则适合快速构建临时防线。
军事基地的公寓楼顶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,屋顶视野开阔且能快速获取武器,但需警惕其他玩家争夺。R城水塔南侧、G港集装箱区等位置兼具物资与地形优势,通过卡视角观察可提前预判敌人动向。防空洞隧道虽物资丰富,但狭窄空间限制了掩体灵活性,需配合烟雾弹或手雷使用。野区的小型房群和独立谷仓虽资源较少,但胜在遭遇战概率低,适合作为中期过渡的战术支点。

决赛圈掩体选择需结合安全区刷新规律。圈边灌木丛与反斜坡的组合能有效规避多方向火力,避免直接暴露在中心区域。树木与石头的夹角位置可形成交叉掩护,但需注意手雷投掷威胁。若被迫处于平原区域,需提前储备烟雾弹创造人工掩体,并通过匍匐移动保持隐蔽。建筑物掩体在最终阶段可能成为集火目标,应主动放弃固定点位转为动态游走。

载具在特定情况下可转化为移动掩体,吉普车因底盘稳固适合山地作战,轿车的高速特性利于快速突破封锁线。使用载具时需注意引擎声会暴露位置,停车后应立即寻找自然掩体过渡。观察小地图枪声标记和弹道轨迹,能辅助判断掩体背后的潜在威胁方向。持续调整站位角度,确保每次交火时掩体都能覆盖主要火力方向,这是提升生存率的核心技巧。

物资搜集阶段就要规划掩体路线,优先拾取四倍镜、八倍镜等中远距离瞄具,配合高倍镜的狙击点往往能形成压制性掩体优势。医疗包和能量饮料的储备量决定持续作战能力,在掩体后恢复状态时需保持第三人称视角观察。团队模式下,分工控制相邻掩体形成交叉火力网,比集中防守更具战术价值。记住任何掩体都是临时性的,随着毒圈收缩和敌人位置变化,需要动态评估掩体有效性并及时转移。